駿河少女
川端康成“啊——啊!啊!我們也希望就在御殿場的附近啊。要走一個半小時的路程啊!”
這是火車抵達御殿場的時刻。這個女學生抬起雙膝,活像一隻小蚱蜢,剛以爲她要踢客車的地板。卻只見她把臉緊緊貼在車窗上,目送着從月臺上投來天真的注目禮的同學們,說了這麼一句話,像要把寂寞的心緒驅散似的。
在御殿場站,這趟列車頓時變得寂靜了。不是乘快車而是乘普通列車作長途旅行的人都會知道,一到上午七八點鐘、下午兩三點鐘,列車都將滿載着花束。一羣乘坐火車走讀的女學生,給客車車廂帶來了一派多麼明朗歡快的氣氛。這種繁花似錦的時刻,又是多麼的短暫啊。十分鐘後,五十個少女將在下一站一個不剩地走光。然而,在乘坐火車的旅途中,我能與這麼多縣份的少女邂逅,留下了印象。
不過,此刻我不是長途旅行,是從伊豆到東京。那時候我住在伊豆山中。從伊豆到三島站倒乘東海道線火車。我乘的這趟列車總是正好在這個如花似錦的時間。乘車人大都是招津女校的學生和三島女校的學生。我一個月要去東京一兩次,這一年半的時間裏,這羣少女給我留下印象的就有二十餘人。她們使我想起了當年上中學乘火車走讀的心情。最後我連這些少女大體上乘坐第幾節車廂也都記住了。
當時我也是乘坐倒數第二節車廂。少女所說的一個半鐘頭的路程是指從招津站到駿河站這段路程。她是駿河少女。凡是乘火車越過箱根的人都知道吧,駿河這座城市,山川對面有座大紡織廠,這紡織廠的女工常常是從窗口或庭院衝着火車揮舞白布。這少女大概是紡織公司的技師或是什麼人的千金吧。她有個習慣,總愛坐在倒數第二節車廂裏。她是最美麗、最快活的。
每次來回兩次乘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,她像小鹿般的身體簡直無法經受得了這樣的漫長旅途,而且一到冬季,天矇矇亮就得從家裏出來,天擦黑才能回家。這趟列車到達駿河是五時十八分,但從我的角度來說,即使一個半小時也嫌太短了。我似看非看地注視着她,她要麼聊天或同坐得稍遠些的朋友開玩笑,要麼從書包裏掏出課本來翻閱或編織毛線。對我來說,時間未免太短暫。況且,距離到達御殿場站只有最後的二十幾分鍾了。
我和她一樣,都目送着向雨中的月臺走去的女學生們。時令已是十二月,電燈被打得溼漉漉的,在微暗中閃閃發光。遠方黑黢黢的山上,山火的光鮮明地浮現了出來。
少女一改這之前的快活常態,開始同友人認真而悄聲地對話。她將於明年三月畢業,然後準備進東京女子大學。她就是在同友人商量這件事。
列車抵達駿河,女學生們在這裏一個不剩地下了車。我把臉貼在玻璃車窗上目送着她們。窗外下着大雨。少女從車廂走出來時,一個姑娘邊喊“小姐!”邊跑了過來,粗魯地擁抱住她,不是嗎?
“喲!”
“我等你來着。我本來可以乘兩點的火車前去的。儘管這樣,我還是想來見見小姐……”
而後,這兩位少女打着雨傘,臉頰貼臉頰像要親吻似的,競相說個不停,彷彿忘卻了天還在下雨呢。發車的笛聲響了。姑娘連忙跳上了列車,從窗口探出頭來。
“我去東京就能見面吧?請到我們宿舍裏來!”
“我去不了啊!”
“啊,爲什麼?”
兩人各自掛着一副悲傷的臉孔。姑娘似乎是紡織公司的女工。大概是辭掉公司的工作到東京去吧,她爲了同這個女學生相會,在車站上足足等了近三個小時。
“東京再見吧。”
“嗯。”
“再見!”
“再見!”
雨,把女工的肩膀打得溼漉漉的。女學生的肩膀大概也是這樣吧。
這是火車抵達御殿場的時刻。這個女學生抬起雙膝,活像一隻小蚱蜢,剛以爲她要踢客車的地板。卻只見她把臉緊緊貼在車窗上,目送着從月臺上投來天真的注目禮的同學們,說了這麼一句話,像要把寂寞的心緒驅散似的。
在御殿場站,這趟列車頓時變得寂靜了。不是乘快車而是乘普通列車作長途旅行的人都會知道,一到上午七八點鐘、下午兩三點鐘,列車都將滿載着花束。一羣乘坐火車走讀的女學生,給客車車廂帶來了一派多麼明朗歡快的氣氛。這種繁花似錦的時刻,又是多麼的短暫啊。十分鐘後,五十個少女將在下一站一個不剩地走光。然而,在乘坐火車的旅途中,我能與這麼多縣份的少女邂逅,留下了印象。
不過,此刻我不是長途旅行,是從伊豆到東京。那時候我住在伊豆山中。從伊豆到三島站倒乘東海道線火車。我乘的這趟列車總是正好在這個如花似錦的時間。乘車人大都是招津女校的學生和三島女校的學生。我一個月要去東京一兩次,這一年半的時間裏,這羣少女給我留下印象的就有二十餘人。她們使我想起了當年上中學乘火車走讀的心情。最後我連這些少女大體上乘坐第幾節車廂也都記住了。
當時我也是乘坐倒數第二節車廂。少女所說的一個半鐘頭的路程是指從招津站到駿河站這段路程。她是駿河少女。凡是乘火車越過箱根的人都知道吧,駿河這座城市,山川對面有座大紡織廠,這紡織廠的女工常常是從窗口或庭院衝着火車揮舞白布。這少女大概是紡織公司的技師或是什麼人的千金吧。她有個習慣,總愛坐在倒數第二節車廂裏。她是最美麗、最快活的。
每次來回兩次乘坐一個半小時的火車,她像小鹿般的身體簡直無法經受得了這樣的漫長旅途,而且一到冬季,天矇矇亮就得從家裏出來,天擦黑才能回家。這趟列車到達駿河是五時十八分,但從我的角度來說,即使一個半小時也嫌太短了。我似看非看地注視着她,她要麼聊天或同坐得稍遠些的朋友開玩笑,要麼從書包裏掏出課本來翻閱或編織毛線。對我來說,時間未免太短暫。況且,距離到達御殿場站只有最後的二十幾分鍾了。
我和她一樣,都目送着向雨中的月臺走去的女學生們。時令已是十二月,電燈被打得溼漉漉的,在微暗中閃閃發光。遠方黑黢黢的山上,山火的光鮮明地浮現了出來。
少女一改這之前的快活常態,開始同友人認真而悄聲地對話。她將於明年三月畢業,然後準備進東京女子大學。她就是在同友人商量這件事。
列車抵達駿河,女學生們在這裏一個不剩地下了車。我把臉貼在玻璃車窗上目送着她們。窗外下着大雨。少女從車廂走出來時,一個姑娘邊喊“小姐!”邊跑了過來,粗魯地擁抱住她,不是嗎?
“喲!”
“我等你來着。我本來可以乘兩點的火車前去的。儘管這樣,我還是想來見見小姐……”
而後,這兩位少女打着雨傘,臉頰貼臉頰像要親吻似的,競相說個不停,彷彿忘卻了天還在下雨呢。發車的笛聲響了。姑娘連忙跳上了列車,從窗口探出頭來。
“我去東京就能見面吧?請到我們宿舍裏來!”
“我去不了啊!”
“啊,爲什麼?”
兩人各自掛着一副悲傷的臉孔。姑娘似乎是紡織公司的女工。大概是辭掉公司的工作到東京去吧,她爲了同這個女學生相會,在車站上足足等了近三個小時。
“東京再見吧。”
“嗯。”
“再見!”
“再見!”
雨,把女工的肩膀打得溼漉漉的。女學生的肩膀大概也是這樣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