患難之交
毛姆三十年來,我一直研究我的人類同胞,但至今瞭解不多。每當有人跟我說他對一個人的第一次印象向來不錯的時候,我就聳聳肩。我想這種人不是無知,就是自大。拿我自己來說,我發現,認識一個人的時間越長,我就越感到困惑。
我產生這些想法,是因爲我在今天早上的報紙上看到愛德華•海德•伯頓在神戶去世的消息。他是個商人,在日本經商多年。我跟他並不熟,但是對他挺有興趣,因爲有一次他讓我大喫一驚。要不是聽他親口講述這個故事,我根本不會相信他能做出這種事來。這件事之所以特別令人驚訝,是因爲無論是外表還是風度,他都讓人想到一種非常明確的類型。要說真有表裏如一的人的話,那就是此公了。他個子很小,身高不過5英尺4英寸,身材纖細,白頭髮、藍眼睛,紅紅的臉上佈滿皺紋。我估計自己認識他時,他大約有60歲光景。他向來衣着整潔素雅,合乎他的年齡和身份。
伯頓的辦事處設在神戶,但他常常到橫濱來。有一次,我正好因爲等船,要在那裏呆幾天,在英國俱樂部經人介紹與他相識。我們在一起玩橋牌。他打得不錯,牌風也好。無論在玩牌的時候,還是在後來一起喝酒的時候,他的話都不多,但說的話卻都合情合理。他挺幽默,但並不咋呼。他在俱樂部裏似乎人緣不錯,後來,在他走了以後,人家都說他是個頂呱呱的人。事有湊巧,我們倆都住在格蘭德大酒店。第二天他請我喫飯。我見到了他的太太――一位肥肥胖胖、滿面笑容的半老婦人――和他的兩個女兒。這顯然是和睦恩愛的一家人。我想,伯頓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主要還是他這個人和善。他那雙溫和的藍眼睛有種令人愉快的神情。他說話的聲音輕柔;你無法想象他會提高嗓門大發雷霆;他的笑容和藹可親。這個人吸引你,是因爲你從他身上感到他對別人的真正的愛。同時他也喜歡玩牌,喝雞尾酒,他能繪聲繪色地講個來勁兒的段子什麼的,他年輕時多少還是個運動員呢。他是個闊佬,但他的每一個便士都是自己掙來的。我想,人們喜歡他還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他非常瘦小、脆弱,容易引起人們的惻隱之心。你覺得他甚至連只螞蟻都不忍傷害。
一天下午,我正坐在格蘭德大酒店的大堂裏,伯頓走了進來,在我旁邊的椅子裏坐下。
“喝一點,怎麼樣?”
他拍了拍手招呼侍者過來,要了兩杯杜松子汽酒。侍者端來酒的時候,有個人從外面街上走過,見到我招了下手。
“你認識特納嗎?”在我點頭致意的時候,伯頓問道。
“我是在俱樂部裏認識他的。聽說他是個靠國內寄錢過日子的人。”
“是呀,我想是的。在這兒這種人可不少。”
“他橋牌打得不錯。”
“這種人一般都玩得不錯。去年這裏有一個人,湊巧還和我同姓,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橋牌打得那麼好的高手。我想你在倫敦沒有碰見過他。他說他叫倫尼•伯頓。我相信,他加入過一些相當高級的俱樂部呢。”
“嗯,我實在不記得這個名字。”
“他稱得上是橋牌高手。好像對牌有一種本能似的,簡直神了。我那會兒常和他一起玩牌。他在神戶住了一段時間。”
伯頓抿了一口杜松子汽酒。
“說來也是件有趣的事,”他說。“他人不壞。我挺喜歡他。他總是衣冠楚楚,樣子挺帥。長得也算英俊,蜷曲的頭髮,兩頰白裏透紅。女人都對他着迷。你知道,他沒有什麼害人之處,就是野了點。自然,他酒喝得太兇了。這種人總是這樣。他每個季度收到一小筆錢,靠打牌再賺一點。他贏了我不少錢,這我可知道。”
伯頓和善地咯咯一笑。我的處世經驗告訴我,他打橋牌輸起錢來時一定是大大方方的。他用瘦小的手摸了摸剃得光光的下巴;手上青筋鼓起,手白得幾乎透明。
“大概就是因爲這個,當他落得一文不名的時候,就來找我了,再說他和我同姓。有一天,他到我辦事處來見我,要我給他個差使。當時我頗爲驚訝。他告訴我說家裏不再給他寄錢了,他要幹活兒了。我問他多大年紀。
‘35,’他說。
‘你一直都幹什麼來着?’我問道。
‘嗯,沒怎麼幹過事。’他說。
我禁不住笑了。
‘眼下恐怕不能幫你忙了,’我說。‘你再過35年來找我,到時候我再看看能幫些什麼忙。’
他沒有動彈,臉色變得相當蒼白。他猶豫了一會兒,然後對我說,這一陣子他牌運一直不好。原來他不甘心老打橋牌,便賭起撲克來,結果輸了個精光。他一個子兒也沒有,所有的東西都拿去當了。他連酒店的賬都付不出,人家也不肯再賒賬給他。他已經山窮水盡。要是找不到點事幹,他只好自殺。
我瞧了他一會兒。我能看出他已經完全垮了。這一陣子他酒喝得比以前更兇,看上去足有50歲。姑娘們當時要是瞧見他,準不會對他那麼着迷了。
‘嗯,你除了打牌以外,難道什麼也不會幹嗎?’我問他。
‘我會游泳,’他說。
‘游泳!’
我幾乎以爲自己聽錯了呢,這種回答聽起來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。
‘我讀大學時曾經代表學校參加游泳比賽。’
我聽出了一點他話裏的意思。上大學時自以爲了不起的人我見得多了,我纔不喫這套呢。
‘本人年輕時也是個游泳好手,’我說。”
“突然,我有了個想法。”
伯頓停了下來,看着我。
“你對神戶熟悉嗎?”他問。
“不熟悉,”我說,“從前有一次路過那裏,只呆了一個晚上。”
“那麼,你不會知道鹽谷俱樂部吧。我年輕的時候,曾經從那裏出發,遊過燈塔直到垂水小溪上岸。一共3英里多路,燈塔一帶有激流,遊起來挺費勁。於是,我把這事告訴了那位與我同姓的年輕人,並對他說,要是他能游過去,我就給他一個差使。
“我看得出,他嚇了一跳。
‘你不是說你是游泳好手嗎?’我說。
‘我現在身體狀況不太好,’他回答說。
我什麼也沒說,只是聳了聳肩。他望了我一會兒,然後點了點頭。
‘好吧,’他說了,‘你要我什麼時候遊呢?’
我看了看錶。剛過十點。
‘你遊這段距離大概要花一個鐘頭零一刻多一些。我到12點半開車到小溪那裏去接你,帶你到俱樂部換衣服,然後一起喫午飯。’
‘就這樣吧,’他說。
我們握了握手。我祝他好運,他就走了。那天上午我有好些事要辦,到12點半總算勉強趕到了垂水小溪。其實我根本用不着這麼趕,他壓根兒就沒露面。”
“他臨陣脫逃了?”我問。
“沒有,他沒有臨陣脫逃。他確實出發了。當然嘍,他喝酒作樂早把身體搞垮了。燈塔周圍的激流他對付不了。大約有三天,我們都沒找到屍體。”
我好一會兒什麼話也沒說。我感到有些震驚。然後我問了伯頓一個問題。
“你提出給他差使的時候,是不是知道他準會淹死?”
他輕輕地咯咯一笑,用那雙和善又坦率的藍眼睛望着我。他用手摩挲着下巴。
“哦,那時我的辦事處可沒有空缺呀。”
我產生這些想法,是因爲我在今天早上的報紙上看到愛德華•海德•伯頓在神戶去世的消息。他是個商人,在日本經商多年。我跟他並不熟,但是對他挺有興趣,因爲有一次他讓我大喫一驚。要不是聽他親口講述這個故事,我根本不會相信他能做出這種事來。這件事之所以特別令人驚訝,是因爲無論是外表還是風度,他都讓人想到一種非常明確的類型。要說真有表裏如一的人的話,那就是此公了。他個子很小,身高不過5英尺4英寸,身材纖細,白頭髮、藍眼睛,紅紅的臉上佈滿皺紋。我估計自己認識他時,他大約有60歲光景。他向來衣着整潔素雅,合乎他的年齡和身份。
伯頓的辦事處設在神戶,但他常常到橫濱來。有一次,我正好因爲等船,要在那裏呆幾天,在英國俱樂部經人介紹與他相識。我們在一起玩橋牌。他打得不錯,牌風也好。無論在玩牌的時候,還是在後來一起喝酒的時候,他的話都不多,但說的話卻都合情合理。他挺幽默,但並不咋呼。他在俱樂部裏似乎人緣不錯,後來,在他走了以後,人家都說他是個頂呱呱的人。事有湊巧,我們倆都住在格蘭德大酒店。第二天他請我喫飯。我見到了他的太太――一位肥肥胖胖、滿面笑容的半老婦人――和他的兩個女兒。這顯然是和睦恩愛的一家人。我想,伯頓當時給我印象最深的主要還是他這個人和善。他那雙溫和的藍眼睛有種令人愉快的神情。他說話的聲音輕柔;你無法想象他會提高嗓門大發雷霆;他的笑容和藹可親。這個人吸引你,是因爲你從他身上感到他對別人的真正的愛。同時他也喜歡玩牌,喝雞尾酒,他能繪聲繪色地講個來勁兒的段子什麼的,他年輕時多少還是個運動員呢。他是個闊佬,但他的每一個便士都是自己掙來的。我想,人們喜歡他還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他非常瘦小、脆弱,容易引起人們的惻隱之心。你覺得他甚至連只螞蟻都不忍傷害。
一天下午,我正坐在格蘭德大酒店的大堂裏,伯頓走了進來,在我旁邊的椅子裏坐下。
“喝一點,怎麼樣?”
他拍了拍手招呼侍者過來,要了兩杯杜松子汽酒。侍者端來酒的時候,有個人從外面街上走過,見到我招了下手。
“你認識特納嗎?”在我點頭致意的時候,伯頓問道。
“我是在俱樂部裏認識他的。聽說他是個靠國內寄錢過日子的人。”
“是呀,我想是的。在這兒這種人可不少。”
“他橋牌打得不錯。”
“這種人一般都玩得不錯。去年這裏有一個人,湊巧還和我同姓,我從來沒有遇到過一個橋牌打得那麼好的高手。我想你在倫敦沒有碰見過他。他說他叫倫尼•伯頓。我相信,他加入過一些相當高級的俱樂部呢。”
“嗯,我實在不記得這個名字。”
“他稱得上是橋牌高手。好像對牌有一種本能似的,簡直神了。我那會兒常和他一起玩牌。他在神戶住了一段時間。”
伯頓抿了一口杜松子汽酒。
“說來也是件有趣的事,”他說。“他人不壞。我挺喜歡他。他總是衣冠楚楚,樣子挺帥。長得也算英俊,蜷曲的頭髮,兩頰白裏透紅。女人都對他着迷。你知道,他沒有什麼害人之處,就是野了點。自然,他酒喝得太兇了。這種人總是這樣。他每個季度收到一小筆錢,靠打牌再賺一點。他贏了我不少錢,這我可知道。”
伯頓和善地咯咯一笑。我的處世經驗告訴我,他打橋牌輸起錢來時一定是大大方方的。他用瘦小的手摸了摸剃得光光的下巴;手上青筋鼓起,手白得幾乎透明。
“大概就是因爲這個,當他落得一文不名的時候,就來找我了,再說他和我同姓。有一天,他到我辦事處來見我,要我給他個差使。當時我頗爲驚訝。他告訴我說家裏不再給他寄錢了,他要幹活兒了。我問他多大年紀。
‘35,’他說。
‘你一直都幹什麼來着?’我問道。
‘嗯,沒怎麼幹過事。’他說。
我禁不住笑了。
‘眼下恐怕不能幫你忙了,’我說。‘你再過35年來找我,到時候我再看看能幫些什麼忙。’
他沒有動彈,臉色變得相當蒼白。他猶豫了一會兒,然後對我說,這一陣子他牌運一直不好。原來他不甘心老打橋牌,便賭起撲克來,結果輸了個精光。他一個子兒也沒有,所有的東西都拿去當了。他連酒店的賬都付不出,人家也不肯再賒賬給他。他已經山窮水盡。要是找不到點事幹,他只好自殺。
我瞧了他一會兒。我能看出他已經完全垮了。這一陣子他酒喝得比以前更兇,看上去足有50歲。姑娘們當時要是瞧見他,準不會對他那麼着迷了。
‘嗯,你除了打牌以外,難道什麼也不會幹嗎?’我問他。
‘我會游泳,’他說。
‘游泳!’
我幾乎以爲自己聽錯了呢,這種回答聽起來簡直是牛頭不對馬嘴。
‘我讀大學時曾經代表學校參加游泳比賽。’
我聽出了一點他話裏的意思。上大學時自以爲了不起的人我見得多了,我纔不喫這套呢。
‘本人年輕時也是個游泳好手,’我說。”
“突然,我有了個想法。”
伯頓停了下來,看着我。
“你對神戶熟悉嗎?”他問。
“不熟悉,”我說,“從前有一次路過那裏,只呆了一個晚上。”
“那麼,你不會知道鹽谷俱樂部吧。我年輕的時候,曾經從那裏出發,遊過燈塔直到垂水小溪上岸。一共3英里多路,燈塔一帶有激流,遊起來挺費勁。於是,我把這事告訴了那位與我同姓的年輕人,並對他說,要是他能游過去,我就給他一個差使。
“我看得出,他嚇了一跳。
‘你不是說你是游泳好手嗎?’我說。
‘我現在身體狀況不太好,’他回答說。
我什麼也沒說,只是聳了聳肩。他望了我一會兒,然後點了點頭。
‘好吧,’他說了,‘你要我什麼時候遊呢?’
我看了看錶。剛過十點。
‘你遊這段距離大概要花一個鐘頭零一刻多一些。我到12點半開車到小溪那裏去接你,帶你到俱樂部換衣服,然後一起喫午飯。’
‘就這樣吧,’他說。
我們握了握手。我祝他好運,他就走了。那天上午我有好些事要辦,到12點半總算勉強趕到了垂水小溪。其實我根本用不着這麼趕,他壓根兒就沒露面。”
“他臨陣脫逃了?”我問。
“沒有,他沒有臨陣脫逃。他確實出發了。當然嘍,他喝酒作樂早把身體搞垮了。燈塔周圍的激流他對付不了。大約有三天,我們都沒找到屍體。”
我好一會兒什麼話也沒說。我感到有些震驚。然後我問了伯頓一個問題。
“你提出給他差使的時候,是不是知道他準會淹死?”
他輕輕地咯咯一笑,用那雙和善又坦率的藍眼睛望着我。他用手摩挲着下巴。
“哦,那時我的辦事處可沒有空缺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