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兩個流浪漢要不是窮,就會花錢大方
約翰·麥克納爾蒂誰都不曉得對走進來的人,這間酒館的老闆怎麼那麼快就能做出判斷,但是他的確能,比如對那兩個流浪漢,他們是在一個星期天下午從第三大道拐進來的。
當時是星期天下午的一段時間,老顧客稱之爲“禱告時間”,是在四點鐘左右,星期六晚上喝醉又醒酒遲的人一個接一個進來。他們一直那樣,每個人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島,站在吧檯前,人人兩側都留了些空間,就像水圍着小島。這些宿醉未醒的人感覺很糟糕,沒法聊天,反正得再過一兩個鐘頭纔可以。他們每個人都盯着吧檯後面的鏡子自言自語:“瞧瞧你吧,你永遠會一事無成。你上了學,長大成人,什麼什麼的,現在瞧瞧你,你永遠會一事無成。”第三大道上的資深酒保稱這是跟鏡子吵架,他們都覺得這樣做對一個人很不好。幾個宿醉未醒的人這樣做時,裏面悲傷而安靜,所以有人給星期天下午的這段時間起了個外號,叫“禱告時間”。
老闆當時親自在吧檯服務,這個星期天下午,他又在戒酒,所以站在吧檯後面,幾乎一句話都不說。他不喝酒時脾氣不好,因爲他這個人,不喝酒就感覺不大對勁。
兩個流浪漢走了進來,他們的腳似乎是搖椅的底架,走路方式就像競走,跟被打得頭暈眼花的拳擊手那樣,先是腳後根着地,然後過渡至腳尖離地,就像搖椅從後往前搖那樣。不過他們可絕對不會是拳擊手,長得太單薄了,耳朵也沒有開花(*指拳擊者多次捱打而變形的耳朵)。
他們是“抓撓”流浪漢。在這一帶,人們稱落魄到底的人爲“抓撓”流浪漢,這種人甚至不去理會自己身上長了臭蟲,所以叫“抓撓”流浪漢。
其中一個流浪漢頭上戴了頂可以說是草帽吧,從哪兒撿來的,很可能是從時髦街區的垃圾桶裏,屬於以前被稱爲“花生草帽”的那種,看着像給太陽曬得顏色變深的巴拿馬草帽。那頂帽子有着很時髦的寬帽檐,襯着那個“抓撓”流浪漢的衣服,一副滑稽的樣子。另外一個流浪漢腋下夾着一個合着的雪茄煙盒,天知道是幹嗎的,始終沒人能搞清楚。兩個流浪漢挽着胳膊進來,幾乎悄無聲息。
老闆抽了口煙又放下,他準備讓流浪漢馬上轉身走人時,就會那樣做,但是他還沒開口,兩個流浪漢就到了吧檯前。他們用自己的搖椅底架式雙腳走到吧檯前,其中一個流浪漢——滿臉愁容的那個——從口袋裏摸索出兩枚五分硬幣推到吧檯上。
“一杯葡萄酒多少錢?”那個流浪漢問道,就連那幾個宿醉未醒的人也聽到了他的話,露出喫驚的表情。在這一帶,幾乎從來沒人會點葡萄酒,除了也許在聖誕節時,有些不喝酒的人會因爲是聖誕節而放開一下,點葡萄酒喝。酒吧裏有葡萄酒,只是充門面,所以那個流浪漢點葡萄酒時,兩個宿醉未醒的人看着他,老闆也看着他。老闆像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不過他回答說:“哎,葡萄酒是兩角五分。”老闆說。他把兩枚低值鎳幣推回流浪漢面前。
“哦!”那個流浪漢說,就那麼“哦”了一下。他拿起兩枚硬幣,跟他的夥伴轉身就要出去。他們往門口走了兩步,就在這時,老闆突然喊了聲:“嗨,等一下!”一邊晃動一根手指,示意他們回來。
好了,兩個流浪漢站在那裏,納悶會有什麼事。老闆走到吧檯那頭,向後面伸手取過兩個最漂亮的葡萄酒杯,擦掉了上面的灰塵。他興致很高地把兩個杯子放到吧檯上,兩個流浪漢面前。在這裏,他們把進口的東西——因爲在打仗,不容易弄到——放在儲藏櫃裏,老闆又走過去從櫃子裏拎出一瓶進口的西班牙雪利酒,不是垃圾酒,而是真正的好貨色,這裏最好的。他走到兩個流浪漢面前,倒了滿滿兩杯,然後說:“幹掉吧,夥計,歡迎!”
你也許會以爲兩個流浪漢會喫上一驚,可是他們沒有顯得那樣。就像對待任何別的事一樣,他們的態度不卑不亢,端起酒杯,慢慢地把葡萄酒喝了。
“謝謝您,先生。”戴着闊邊帽的那個說,“我們不再打擾您了。”兩個人用手背慢慢擦了擦嘴巴,轉身從吧檯走到門口。兩個流浪漢一副矜持的樣子。
“哎,你他媽到底幹嗎要那麼做?”一個宿醉未醒的人問老闆。
“別管我幹嗎要那麼做。”老闆暴躁地說,“那兩個夥計幾千塊錢都肯花,要不是他們連兩角五分錢都沒有,只有兩個五分硬幣。別管我幹嗎要那麼做。”
有一陣子,老闆一直在抽菸,根本不去管那幾個宿醉未醒的人。過了幾分鐘,他竟然又去吧檯那頭,把他的帽子拿過來,對着鏡子,把帽子這樣戴了那樣戴。
“我真希望,”他說,“我能把這頂帽子戴得像那個流浪漢一樣。哎,他那樣戴,可不他媽的有型極了?”
摘自《第三大道的這間酒館》
當時是星期天下午的一段時間,老顧客稱之爲“禱告時間”,是在四點鐘左右,星期六晚上喝醉又醒酒遲的人一個接一個進來。他們一直那樣,每個人把自己變成一個小島,站在吧檯前,人人兩側都留了些空間,就像水圍着小島。這些宿醉未醒的人感覺很糟糕,沒法聊天,反正得再過一兩個鐘頭纔可以。他們每個人都盯着吧檯後面的鏡子自言自語:“瞧瞧你吧,你永遠會一事無成。你上了學,長大成人,什麼什麼的,現在瞧瞧你,你永遠會一事無成。”第三大道上的資深酒保稱這是跟鏡子吵架,他們都覺得這樣做對一個人很不好。幾個宿醉未醒的人這樣做時,裏面悲傷而安靜,所以有人給星期天下午的這段時間起了個外號,叫“禱告時間”。
老闆當時親自在吧檯服務,這個星期天下午,他又在戒酒,所以站在吧檯後面,幾乎一句話都不說。他不喝酒時脾氣不好,因爲他這個人,不喝酒就感覺不大對勁。
兩個流浪漢走了進來,他們的腳似乎是搖椅的底架,走路方式就像競走,跟被打得頭暈眼花的拳擊手那樣,先是腳後根着地,然後過渡至腳尖離地,就像搖椅從後往前搖那樣。不過他們可絕對不會是拳擊手,長得太單薄了,耳朵也沒有開花(*指拳擊者多次捱打而變形的耳朵)。
他們是“抓撓”流浪漢。在這一帶,人們稱落魄到底的人爲“抓撓”流浪漢,這種人甚至不去理會自己身上長了臭蟲,所以叫“抓撓”流浪漢。
其中一個流浪漢頭上戴了頂可以說是草帽吧,從哪兒撿來的,很可能是從時髦街區的垃圾桶裏,屬於以前被稱爲“花生草帽”的那種,看着像給太陽曬得顏色變深的巴拿馬草帽。那頂帽子有着很時髦的寬帽檐,襯着那個“抓撓”流浪漢的衣服,一副滑稽的樣子。另外一個流浪漢腋下夾着一個合着的雪茄煙盒,天知道是幹嗎的,始終沒人能搞清楚。兩個流浪漢挽着胳膊進來,幾乎悄無聲息。
老闆抽了口煙又放下,他準備讓流浪漢馬上轉身走人時,就會那樣做,但是他還沒開口,兩個流浪漢就到了吧檯前。他們用自己的搖椅底架式雙腳走到吧檯前,其中一個流浪漢——滿臉愁容的那個——從口袋裏摸索出兩枚五分硬幣推到吧檯上。
“一杯葡萄酒多少錢?”那個流浪漢問道,就連那幾個宿醉未醒的人也聽到了他的話,露出喫驚的表情。在這一帶,幾乎從來沒人會點葡萄酒,除了也許在聖誕節時,有些不喝酒的人會因爲是聖誕節而放開一下,點葡萄酒喝。酒吧裏有葡萄酒,只是充門面,所以那個流浪漢點葡萄酒時,兩個宿醉未醒的人看着他,老闆也看着他。老闆像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,不過他回答說:“哎,葡萄酒是兩角五分。”老闆說。他把兩枚低值鎳幣推回流浪漢面前。
“哦!”那個流浪漢說,就那麼“哦”了一下。他拿起兩枚硬幣,跟他的夥伴轉身就要出去。他們往門口走了兩步,就在這時,老闆突然喊了聲:“嗨,等一下!”一邊晃動一根手指,示意他們回來。
好了,兩個流浪漢站在那裏,納悶會有什麼事。老闆走到吧檯那頭,向後面伸手取過兩個最漂亮的葡萄酒杯,擦掉了上面的灰塵。他興致很高地把兩個杯子放到吧檯上,兩個流浪漢面前。在這裏,他們把進口的東西——因爲在打仗,不容易弄到——放在儲藏櫃裏,老闆又走過去從櫃子裏拎出一瓶進口的西班牙雪利酒,不是垃圾酒,而是真正的好貨色,這裏最好的。他走到兩個流浪漢面前,倒了滿滿兩杯,然後說:“幹掉吧,夥計,歡迎!”
你也許會以爲兩個流浪漢會喫上一驚,可是他們沒有顯得那樣。就像對待任何別的事一樣,他們的態度不卑不亢,端起酒杯,慢慢地把葡萄酒喝了。
“謝謝您,先生。”戴着闊邊帽的那個說,“我們不再打擾您了。”兩個人用手背慢慢擦了擦嘴巴,轉身從吧檯走到門口。兩個流浪漢一副矜持的樣子。
“哎,你他媽到底幹嗎要那麼做?”一個宿醉未醒的人問老闆。
“別管我幹嗎要那麼做。”老闆暴躁地說,“那兩個夥計幾千塊錢都肯花,要不是他們連兩角五分錢都沒有,只有兩個五分硬幣。別管我幹嗎要那麼做。”
有一陣子,老闆一直在抽菸,根本不去管那幾個宿醉未醒的人。過了幾分鐘,他竟然又去吧檯那頭,把他的帽子拿過來,對着鏡子,把帽子這樣戴了那樣戴。
“我真希望,”他說,“我能把這頂帽子戴得像那個流浪漢一樣。哎,他那樣戴,可不他媽的有型極了?”
摘自《第三大道的這間酒館》